四位 Third Culture Kids 探讨多元文化下的身份认同 | i-D Straight Up
音乐人
项链: COUGH IN VAIN, 上衣: 私人物品, 裙子: PRONOUNCE, 鞋子: YUEQI QI
你会怎么形容自己的音乐?
我很懒得形容,希望它们是真实有量感的情感。
比起你的家乡台北,为什么会选择在上海居住并在此进行创作?
我没有想过会来上海,纯粹是在这里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加上环境对于当时的我,觉得是很新鲜的刺激跟鼓舞,所以就来了。
你曾经在伦敦生活,这座城市如何影响你?东西方文化在你身上是融合还是冲突?
其实影响很多吧,一时也说不上来。那六年算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离开家,了解到那大概是怎么一回事。欧洲人好的一面,我想是他们对于好的工艺和艺术,是能理解的,伦敦又是个对于次文化特别包容的地方。东西方文化在我身上是融合或冲突,自己也没有答案,最近写了一些歌都是围绕着想家的延伸,只要哪天能成为某种驱动的灵感,融合或冲突都无所谓。
除了音乐以外,你也参与了很多视觉项目,觉得和做音乐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视觉和音乐在你的创作世界中是一种什么关系?
每次发行的视觉如何呈现,都是和音乐有关系的。做音乐的时候我脑里对于视觉也会开始有一些雏形,颜色之类,我也很享受把视觉具象化,和人一起合作的发想过程。
东西方文化在我身上是融合或冲突,自己也没有答案,最近写了一些歌都是围绕着想家的延伸,只要哪天能成为某种驱动的灵感,融合或冲突都无所谓。
- Scintii
无论是成长过程中还是现在,你曾有过身份认同危机吗?你如何克服或与其和解?
我觉得有吧,小时候受西方文化的吸引,长大以后一些契机,重新看自己生长的地方和文化,才发现以前没注意到,可爱或者不那么可爱的地方,但这些影响形成我现在的样子,或许我比以前更看见和珍惜。现在因为网路的发达,即使不需要实体的迁移,应该很多人都有经历吧。
Scintii & Chingi
你会如何从不同文化中获取灵感,能给我们举些具体例子吗?
我觉得是很自然的,以前发行的第二张 EP 「aerial / paperbags」 当时的封面发想,我想着西洋油画里睡着的女生。近期有些未发布的歌,想的是东方的,例如无常,我觉得很难用英文来说,所以就用中文。
你能分享一次文化冲击的经历吗?
我不知道算不算文化冲击,目前我想到的是,在伦敦的那几年我记得看了希区柯克的几部电影,很喜欢。有天重看了一半,这些白人上流社会的故事没有不好,但好像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我想看一些跟我有关的电影。
我想那时候也许缓慢地在经历某种转变,开始回头想家是怎么样的。又有一次在上海的时候,看杨德昌的《一一》,开头台北的公寓大厦什么的场景我就哭了,莫名其妙。
三年前离开后第一次回伦敦,我和男友下飞机,无意间走了我以前回家的地铁和巴士路线,在巴士上看着外面一时太多感觉,忍不住掉眼泪。后来男友说有个阿姨,看到我哭一直瞪他,以为他对我怎么了!
你会感觉自己活在一个象牙塔里吗?你如何一边保持自己的独特,一边与真实世界保持连接?
我觉得我是活在自己的 bubble 里的,难以避免,对我来说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都需要很多独处的时间。最近我的方式是见见朋友、聊天吃饭、逛书店和阅读,甚至运动,把新闻播报打开听听。听起来很无聊,但是对我来说有用。
视觉艺术家、模特
白色背心: 私人物品, 西装套装:DirtyPineapple
你的创作媒介都有哪些?通过不同媒介进行创作时,风格会产生变化吗?
其实有关于视觉的媒介我都会尝试。不管是平面设计、油画、动态影像,还是影片。我觉得我自己的大致风格已经在慢慢成型,可是跟随时间和不同的心态的变化创作也会输出不一样的感觉。
你在创意行业涉猎很多不同的领域,你通常会怎么介绍自己让别人一下子记住你?
我觉得这是我一个很大的问题吧。感觉有时候没有一个领域的焦点会让人家不知道我到底是干什么的。纠结就是我人生的一个关键词哈哈哈哈。有时候在幕后有时候在幕前,我感觉和周边的人相处时他们的会误以为我主业是模特。其实我就是一个热爱视觉的创作者。无所谓人家记不记得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right?
被拍摄和拍别人的时候的感知有什么不同吗?
被拍的时候希望拍我的人可以抓住我最真实的一面所以拍别人时也会想要拍到他们最真实的状态。
被拍的时候希望拍我的人可以抓住我最真实的一面,所以拍别人时也会想要拍到他们最真实的状态。
- Chingi
TCK的背景有时候会给你带来困扰,或者给你和身边亲密的人带来冲突吗?你怎么应对这种「无法融入」的感觉?
有时候会觉得 TCK 是种困扰,因为的确会和我身边亲密的人带来冲突。可是也是在冲突中,才能更深的去想一些文化上的问题去更了解对方的观点。
DJ,派对策划人,音乐团体 YETI OUT 创始人
棒球衬衫: Monkey time from DOE, 裤子: YUEQI QI, 项链/戒指: 私人物品
混血儿的身份会给你带来困扰吗?
从来没有,我很感恩自己拥有这份和不同文化连接的能力与幸运。
你会如何向不 Party 的人形容你的工作?
在漫长的夜晚用音乐连接来自不同背景的社群和部落。
香港和上海都拥有过西方殖民历史,因此也是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中国城市。来自这两个地方对你对世界和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影响?
在香港长大,居住在上海,让我能够在扎根自己文化的同时,用国际化的视角去连接和创造。
无论是成长过程中还是现在,你曾有过身份认同危机吗?你如何克服或与其和解?
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身份认同危机,因为我一直为自己的传统和根源感到自豪。但在香港长大,肯定有一些过渡时期,比如作为我们本地的学校里面唯一会讲粤语,长相又很外国的小孩,我们绝对很显眼,哈哈。回头看真的很有意思,我和我哥哥基本上在十二岁之前都不会讲英语,只会说粤语。我很感谢我的家人给予了我们这样的教育,因为这稳定了我对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也在后来帮助我更轻松更快地学习普通话。
你会如何从不同文化中获取灵感,能给我们举些具体例子吗?
在很多方面,旅行一直都是建立直接联系的最好方式。在疫情之前我们疯狂旅行,一个月去四个不同的国家,有时候前一晚在南非或者马尼拉睡觉,第二天醒来就在重庆或东京。我们这个行业最棒的一点是,每次我们去到一个新的城市,和我们连接的人都是和我们很相像却在一个不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他们拥有同样的能量、激情、意识形态、兴奋和忙碌,但他们通过不同的音乐流派,时尚风格,美食或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能够遇到有着相同视野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交流、学习,并最终一起创作。
每次我们去到一个新的城市,和我们连接的人都是和我们很相像却在一个不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他们拥有同样的能量、激情、意识形态、兴奋和忙碌,但他们通过不同的音乐流派,时尚风格,美食或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 Thomas Bray
你能分享一次文化冲击的经历吗?
在我 21 岁那年,我一个人去了印度旅行了一年。前三个月我在印度果阿邦的一个渔村教英语,然后背包旅行了整个国家。整个经历在很多层面上都让我大开眼界,我们可以改天再做一次采访单独聊这个!
Malik & Tom
你会感觉自己活在一个 Bubble 里吗?你如何一边保持自己的独特,一边与真实世界保持连接?
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全球化和其工具,无论是互联网、社交媒体,还是更平价简单的旅行选择,都让我们感觉自己活在一个泡泡里的阶段。我认为问题不在于保持独特,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实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目的和目标,而不是让它们消耗我们。找到掌握控制权的平衡,而不是被控制。
滑板文化推广者
上衣: DOE, 裤子: Nanamica from DOE, 鞋子: Salomon
能给我们讲讲你的长大的经历和文化背景吗?
我在法国尼斯出生,我的父亲是塞内加尔人,高中毕业后移民到法国,攻读机械工程专业。我母亲在当时也在法国学习生活,他们就这样认识了彼此。在我两岁的时候,我的家人从法国搬家到了德国,我在那里一直成长到高中毕业。我们是一个双语家庭,法语和德语,我从幼儿园开始就会在德国上法语课。
在我完成高中学业后,我父母因为工作搬到了北京,我也跟他们来到中国开始学习中文。一年后我回到欧洲,在阿姆斯特丹完成了我大学学业,毕业后我最终又回到中国,在上海的一所创意机构、制片公司实习,一直到今天我都还在那里工作。
对一个有着多种族、多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最困难的事是什么?有什么是来自单一文化背景的人会很难理解的?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发现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在德国,人们会把我当成一个移民,尽管我是德国公民。当我在放假的时候回到塞内加尔时,我也是一个外国人,尽管我也拥有塞内加尔公民身份。但是我认为我从这样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并把它变成了我的优势。生活在阿姆斯特丹或上海这样的多元文化热点地区,我遇到过无数和我有着相似背景的人。所以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与你在其他地方的经历相比,你会怎么形容你在上海的创意社群的经历?
我没有在别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经验。但上海的创意社群很棒,是来自全球不同文化的一群人。
在德国,人们会把我当成一个移民,尽管我是德国公民。当我在放假的时候回到塞内加尔时,我也是一个外国人,尽管我也拥有塞内加尔公民身份。但是我认为我从这样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并把它变成了我的优势。
- Malik
你为什么选择来中国推广滑板文化?
大学期间,我并不太确定我想要追求什么事业,但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滑板。
几年前有一次在北京玩滑板的时候,我遇到了 Charlie,PUSH Media 的联合创始人。我对他和 PUSH Media 在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并保持联系。几个月后我为了一个实习职位联系了他,剩下的就是历史了。
滑板在过去的几年里获得了很多人气,这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无论如何,我仍然享受从事与我热爱的事物相关的工作。
Malik & Scintii
编辑
瓜子
监制
QZ ZHANG
摄影
Hailun Ma
视频
张彤,胡楚敏
造型
Yawen
造型助理
Ricky
制片
SALUS
现场制片
凯基
特别鸣谢
Perfect Print Lab